陕西省水电工程局职工医院 张绪珍 许传文 | |||||||||||||||||||||||||||||||||||||||||||||||||||||||||||||||||||||||||||||||||
“植物状态”(俗称“植物人”)即醒状昏迷,是昏迷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较常见,有时症状颇具有特征性。我们自1989年12月至94年3月,用“多功能经络导平仪”为主共治疗28例,现将资料较完整的21例,作临床治疗分析如下。 一、一般临床资料 (一) 性别及年龄:男10例,女11例,男女之比为1:1.1,年龄最小者2岁,最大65岁。 (二) 病因:颅脑损伤7例,一氧化碳中毒3例,电击伤1例,其他原因致脑水肿、缺氧、脑萎缩10例。 (三) 病程:3个月以内的3例,3至6个月7例,6个月至1年4例,1年以上6例,最长1例病程达十年以上。 (四) 并存症:接诊时气管切开并插胃管者2例,曾作过气管切开者5例,经喉插胃管的3例,经肤插胃管者1例,并发3度褥疮者1例、2度者1例。 (五) 特殊检查:经头颅CT拍片17例中,脑缺氧并脑萎缩改变6例,单纯脑缺氧性改变2例,脑水肿1例,脑外伤术后脑水肿及白质结构疏松3例,脑栓塞3例,脑积水1例,脑积水并大面积脑软化1例。 二、治疗方法 (一) 主要治疗:使用南京生产的经络导平治疗仪施行导平治疗。导平针灸,每日一次,每次60-90分钟,每周治疗6天,休息1天;导平输气,在未苏醒之前,隔日一次或3日1次。 意识恢复后,3日或1周1次,长期连续治疗。在治疗中凡取头部穴位时,均宜用小功率电流,尤其在未苏醒前更宜用微弱电流刺激,并且以慢频率(2.5Hz)为主,慢、快频率(10Hz)交替激导治疗,输气时也以慢频率为佳。由于病人多有:(1) 大脑功能衰退症状;(2) 脑干与间脑的植物神经机能障碍症状;(3) 局灶症状。故在治疗中经络导平针灸取穴配方,多以头针穴为主配以体针穴位,分阶段治疗如下: (1) 恢复病人意识 a、“输气”治疗日用方
b、非“输气”治疗日用方: (2) 恢复语言和自控二便 b、非“输气”治疗日用方
(以上方中的足运区,宜依据上下肢功能障碍的病情,针对性的选用与其相应的段区治疗) (1) 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各种功能恢复,仅有CT颅脑拍片病理病变尚未改善者。(二)治疗效果 (1)疗效
计有效19例,其中显效及治愈9例(42.86%),总有效率90.48;无效者均为各种原因未坚持治疗者。
(3)病程与疗效
(4)疗效与年龄
四、病例举例 |
例4:李某某,男2岁。家住陕西省黄陵县医院。于1990年7月21被电击伤,当时呼吸、心跳停止约5分钟左右,经当地医院抢救,心跳、呼吸恢复后,送西安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儿科住院治疗。经陕西省人民医院头颅CT平扫(CT号28453)提示:缺氧性脑改变。诊断为缺氧性脑病、脑萎缩。经各种治疗,神志仍恍惚,眼睛视物不清,仅有光感,无其他任何反应,呈软瘫状态。经治医师曾多次动员家属放弃治疗,回家待其自行恢复。但患儿祖父、母坚决不同意。于9月17日转来我院,查当时面容呆滞,对外界刺激亦无任何反应,眼球无意识无目的的活动,失语,肢体无活动,但有时可呈屈曲位,大小便失禁 。入院后以经络导平治疗为主进行治疗。一周之后,开始对外界刺激即有反应,10天以后面部呈现出高兴的表情,20天后颈项肌力增强能抬起头部,且开始认识亲人,能发音叫”妈“、”爸“、”奶奶“、”爷爷“。后因黄陵县医院购置了”经络导平治疗仪“,故其母于90年12月带患儿回当地继续治疗。
例5:徐某某,男,34。陕西临潼县代王粮站职工,患者于90年7月14日17时至19时30分因煤气管漏气导致中毒,即送当地解放军第33医院抢救,一度因呼吸骤停行气管插管术抢救,心跳、呼吸恢复7天后仍处于昏迷状态,再转西安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CT头颅平扫(CT号100611)提示缺氧性脑改变。后住入西安市中心医院行高压氧(治疗35次)及自体血加氧回输和对症支持治疗,神志由深昏迷转入浅昏迷,仅有生命指征,其它反射均消失,诊断为缺氧性脑病,去皮层状态。让其回当地休养自行康复。于90年9月22日住入我院,当时病人面部表情淡漠,眼直视,对外界无反应,强握反射及掌额反射均为阳性,颈强直,四肢屈曲呈强直性痉挛。足下垂趾屈曲,小便失禁,大便失控。除常规每日给以胞二磷胆碱和对症支持治疗外,9月24日开始经络导平治疗,联输2次,导平4次后对外界声音开始有反应;联输3次,导平9次后颈软,能抬头看人;联输6次,导平14次后右手强握拳头自己松开,能拿东西往嘴里送;联输8次,导平18次后面部盖上手巾后能自己掀掉。治疗4个月后开始说话,问话时能作简单回答,现远期记忆恢复,近期记忆也增强,能主动与人打招呼、问好;自己能用手支撑坐在床边和从床边自己躺下,躺下后自己能移动身体躺舒服,能坐椅子看电视,能坐车出外游玩,但不能站立和行走,现在继续作康复治疗。
五、讨论
(一) 植物状态-即醒状昏迷病人,临床症状常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往往由于认识不足,常致误诊。此种意识障碍有很多名称,如假性昏迷(pseudo-coma)、失外套症候群(来自德文dasapalische syndrome)、慢性植物状态或迁延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闭塞症候群(locked-in syndrome)等等。病损部位不外三种: (1) 大脑皮质或白质部呈双侧广泛性损害; (2) 额叶,尤其是前扣带回、胼胝体部损害; (3) 丘脑。丘脑下部及脑干的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其临床症候多为:缄默无动症、一日内睡眠与醒觉更替无规律。缺乏情感反应。给于刺激有时呈现原始反射,姿势异常(四肢有时呈屈曲位,头可向一侧扭转或头与躯干呈伸直状态等)。可出现不自主的咀嚼运动,撅咀反射、强握反射、小便失禁等等不同病因的不同局限性症状。
“植物状态”最常见的原因是广泛的脑血管病变或颅脑损伤,一氧化碳中毒,各种原因的脑水肿、脑缺氧以及各种感染、中毒等。植物状态病人愈后不佳,多因临床上对其认识不足而放弃治疗,常由于合并症而死亡。
人体脑组织需氧、血、能量均多,但不贮存,必须源源不断地供给,若一旦发生运输中断,则致脑实质改变。一般认为机体连续缺氧三分钟,则大脑皮层受损,若缺氧五分钟则可造成大脑皮层损害不可逆。过去认为神经细胞是没有再生能力的。迁延性昏迷患者的昏迷极限六个月,超过了极限要恢复记忆和语言功能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已动摇了这些记载。动物实验证明,神经纤维及神经细胞触突是可再生的,仅速度缓慢而已。本文所介绍的病例虽然没有连续缺血缺氧5分钟以上的,但反复间断缺氧累计时间都远远超过5分钟,故脑组织均有明显损害,此已有头颅CT平扫所证实,个别病例昏迷已达6个月极限。
(二) 对于植物状态病人的治疗,目前有效疗法尚少。本文专门对曾住过大医院用各种疗法无效的这种患者采用以“经络导平治疗仪”为主治疗,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植物状态病人均为昏迷患者。意识障碍多系传入神经系统损伤所致,而用经络导平治疗,可使人体内生物电子运动由不平衡转向平衡,使经络疏通,从而使闭锁状态下的神经传导系统功能得到改善。而微弱的电流刺激亦可使中枢神经细胞被激活,病理细胞功能得以恢复。所以临床上的意识障碍(即昏迷)症状亦即逐渐消失,各种生理功能也就逐渐恢复常态。
疑难病的治疗关键:其一,是久病者的阳气不足,《素问》中指出,病久必及阴阳。治疗必须采取“温通”法。以鼓动阳气。因为若用中药补阳,则易耗及阴,故我们多采用导平输气以助阳气。导平针灸方法也以适宜功率温和激导,达到疏通经络血脉;其二,这类病人主要是有关生理功能处于闭锁状态。用经络导平疗法的矩形脉冲电流由小到大,由上到下,又由下到上反复贯通激导,致使有关各生理通道恢复畅通,病象即向好的方面转化;其三,久病者必病邪入血入络。治疗亦必须采取“活血化淤法”。适时使用活血化淤中药是必要的。在恢复病人意识阶段,除用苏合香丸、安宫牛黄丸外,还用了桃红四物汤;在恢复肢体运动时,又改为当归四逆汤。因为中医理论认为怪病多痰,所以临症时根据病情,以上述两方为基本方,随症加减祛痰药,作为辅助治疗是有益的。
(三) 在经络导平治疗选穴方面,植物状态患者,病在奇恒之府-脑髓,属奇经八脉主证。“辩经测平”十二经平衡多无明显变化,仅偶有轻度上实下虚,或左右同名经轻度失平。故在平衡方法上,我们多用“贯通平衡”,即平补平泻和浪涌激导。组穴上:由于疾病之发生乃人体生理平衡失调之表现,也即是生物电子运动失衡,或说阴阳失平所致。故多用督、任脉上之穴百会、哑门、风府、大椎、命门、关元等。因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为阳经之海:其命门为精血之海,五脏六府之本,化生之源;哑门主治大脑发育不全、脑性瘫痪;风府主治脑疾患等。任脉总任一身之阴经,为“阴经之海”:其关元又主治卒中脱症,全身衰弱。用两脉之穴调理阴阳平衡。此外则对症配穴:如肾为先天之本,主命门之火,为人身“元阳、元阴”之气所在,则配肾俞;为解决语言配语言区:为加强下肢活动配足运区;治四肢强直、麻木、瘫痪配肩、曲池、手三里、合谷、列缺、殷门、委中、承山、悬钟;痰多时配丰隆;脚下垂配解溪;筋挛拘急、角弓反张配太冲;手指活动不灵配中渚等。另尚多用内关、足三里这两对配穴。内关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是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临床上出现的神昏、口噤、乱语等,中医认为是“邪入心包”所致,刺激内关穴可清心安神,恢复心对生命的主宰功能;足三里穴属于足阳明胃经:合穴,除对消化系统有绝对功能外,近年来还发现针刺足三里穴,可提高激活脑细胞的能力,促使脑细胞的恢复,提高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调节心率及使白细胞增高;三阴交穴是三条阴经交汇点,下肢瘫痪病人,此外血流量明显下降,多用可改变其所属经络的微循环增高营养。吞噬指数上升,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力,减少合并症,以至降低病死率。
(四) 植物状态病人的治疗、苏醒及其康复的疗效,与其病程长短、治疗迟早、病情轻重、年龄大小均有关系。病程短、病情轻、早治疗及年龄小者治疗苏醒快;反之,不但苏醒慢而且后遗症亦恢复缓慢。不论治疗见效快或是慢,均应坚持长期不间断的治疗,不能轻易放弃治疗。所以应不断增强医者及病人家属的信念,要有耐心和毅力。我们所治疗的病人中,就有三例都是由于家属对治疗信心不足等各种原因,治疗不足一月就中止治疗的,故未收到疗效。而坚持治疗下去的患者,都程度不同的收到临床痊愈、显效及好转的结果。
但由于我们所治例数尚少,时间尚短,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均不足,还有待进一步共同探索,积累更多的临床资料。
六、小结
(一) 本文报告了以“经络导平”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植物状态”病人21例。虽然病因各异,但都不同程度出现“醒状昏迷”症候,有的患者病程长达十年以上,虽然均经有关大医院多方治疗,但都疗效不佳。现用经络导平为主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显效和治愈率为42.36%,总有效率达90.48%。可为目前治疗该病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值得进一步共同探索及改进。
(二) 本文对“植物状态”病的称谓、病因、症候及发病机理作了扼要文献复习,以促使在临床上提高这一常见疑难病的正确认识。并结合临床治疗实践体会,对疗效机理作了简要讨论,以起抛砖引玉之作用。
(三) 从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对该病应力求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病程拖延愈长,病情愈重,则治疗生效与后遗症的恢复亦都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