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容显示
经络导平治愈顽固性泄泻一例见奇效
  • 日期:2008/5/26 8:59:12
  • 编辑:
  • 浏览次数:223
南京市秦淮区西街卫生院     林莉莉
 
   中医认为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或者粪质变稀,甚则如水状,或便下完谷不化而言。
 
     一、病案
    患者张新华,男,50岁,干部,于1994年2月初诊。主诉:腹胀腹泻,水样便,每日7-10次已十个月不愈,近日加剧。患者十个月前,因妻子突然病逝,思虑过渡而发病。诊时精神萎糜、反应迟钝、表情淡漠,面色黄染如烟薰,一般人不敢接近,我也误认为是严重肝病不想接诊,细诊双目无黄染,无肝区疼痛及呕吐病史,步履不稳由两人搀扶,架着来就诊,形寒肢冷,泄泻便色淡黄溏薄,完谷不化,纳差进食则泻,小便不利,周身微浮,肌肤欠荣,少寐多梦,舌淡苔白,脉细缓。
 
    患者曾在市第一医院、省中医院、传染病院碾转求治,曾做多项检查,肝功能正常,血常规正常,尿黄混浊,蛋白少许,脓球少许,粪稀混有粘液,无脓血,乙状结肠镜,钡灌肠见肠粘膜水肿,仅有结肠激惹征象,大便培养(-),西医诊断为消化功能紊乱,给予抗炎,助消化,调节水电平衡等治疗,曾用过口服复合维生素B液+庆大霉素、多酶片、矽炭银、谷维素等治疗,中医诊断为泄泻服水药、针灸、推拿治疗均未见效,日趋加重。患者精神很紧张,鸡鱼肉不敢食用,甚者恐惧进食,连青菜叶、罗卜汤也不敢问津,造成恶性循环,身体极度衰竭,只能靠每日输液维持,患者对治疗已经失去信心,认为不久要随妻而去了,并对后事做了安排。
 
     二、诊治方法与结果
    来诊后,即给予经络导平治疗,先用AP-4型辨经测平诊断仪,测得三焦经、小肠经轻度实,余经无明显虚实。又用ZDZ-3型经络导平仪进行治疗,此机电压600-1200V,频率2.5Hz,时间每次三十分钟,每日一次。

导平处方:
 
    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治疗三次显效,大便次数减少,每日5次,质较前稠,配合思想开导,劝其减少思虑,振奋精神,能进食米汤。治疗五次好转,次数减少,每日3次,大便成形,小便清利,尿量增多,能进软食和蔬菜,精神较前好,一人陪同前来就诊,也想与人交谈,肌肤黄染消退,浮肿消失,手足温和,经十次为一疗程治,大便正常每日一次,无泄泻,无腹胀,精神好转,面色正常,生活能够自理,独自一人来治疗,稳步缓行,饮食增多,每日少吃多餐,易消化食物均能承受,睡眠安宁,二便化验均正常。又予经络测平,无特殊虚实现象。在治疗期间为了减轻消化道的负担,停服一切药物,此患者一疗程治愈。治愈后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二年曾四次随访均未发生泄泻,正常饮食,较以往偏多,情绪稳定能把握自己,寻找欢乐,病愈后三个月就每日坚持早晚锻炼,到雨花台爬山,练太极拳,跳交际舞,比一般同龄人还显得年青、健康。
 
    三、体会
    泄泻是脾胃功能障碍引起的病变,虽然与脾胃、大小肠都有关系,但以脾为主,致病又以“湿”为主要因素。脾主运化,脾气虚,运化功能减退,故食少、腹胀、便溏,脾失建运精微物质不布散,气血亏虚,生化不足,故神疲乏力,懒言,面色萎黄。患者是脾胃素虚之体,遇忧思恼怒情志因素,则肝气拂郁,脾失健运清浊混杂下而成泻。《某岳全书·泄泻》篇称之为“肝木走土脾气受伤而然”,本患者虽有“肝木走土”但未见胸胁闷症,腹痛作泻,口苦后酸,从其症状及舌脉辨此证为虚实挟杂以脾虚为主。拟建脾益气温中助运治则兼顾抑肝扶脾而达到治疗泄泻痊愈的目的。经络导平仪是根据“生物电子平衡理论”,是将输入人体的超高电压,超低频率,脉冲电流在人体形成强电流回路,用高强“电能”替代了较原始的机械“刺激能”,是针灸、理疗、推拿 任何一种手段均不能做到的,但是它源于中医的经络学说离不开腧穴的特定作用,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四、方义
    脾俞、三焦俞均为背俞穴,是脏腑经气所输注的部位,有建脾助运的功能。《素问》指出“阴病治阳”说明背俞穴可治疗五脏病。治泄泻完谷不化。关元为小肠暮穴,有益气温中作用是强身保健要穴,气海为盲之原作用与关元同均为任脉经,对脏气虚惫,四肢乏力有特效。神门为心经原穴,安神宁心,太冲是肝经原穴,抑肝扶脾。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阴陵泉、三阴交均为脾经穴位,治疗本经疾病二者是建脾利湿要穴,三阴交有调节神经功能的作用。
 
    足三里:胃经的合穴治疗六腑病证,胃和脾相表里经取穴,足三里有强壮保健作用,是治疗肚腹的要穴。
    内  关:是心包经的络穴,内连三焦经,通于胃、心、胸。
 
    总之,经络导平仪是把现代的科学技术与古老的祖国医学密切结合,在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上取得了确切的疗效。对于脏腑病,慢性病,对于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不妨采用经络导平仪治疗试一试,如能与中医的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理论结合,其疗效会更显著,这种方法确是中西医相结合的典范,为祖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健康热线:025-84510544 84501861 | 传真:025-84606365 | 地址中国南京市江宁区双龙大道1700号,东恒国际大厦四楼
copyright (c) 2000-2014 www.daoping.com all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