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北票矿务局职工总医院 李春荣 丁丛林 朱国东 | |||||||||||||||||||||||||||||||||||||||||||||||||||||||||||||||||||||||||||||||||||||||||||||||||||||||||||||||||||||||||||||||||||||||
我院自1991年5月以来收治21例泌尿系结石病人,采用经络导平治疗,收到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一般临床资料 1、 性别及年龄:本组21例中,男16例,女5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65岁。 2、 临床表现:病程最长者10年,最短2个月。有绞痛发作者18例,血尿21例,其中肉眼血尿12例。经腹部平片、B超或静脉肾孟造影检查发现结石16例,结石位于肾孟内2例,输尿管上段12例,下段6例,膀胱结石1例。 3、 治疗方法:根据中医学传统理论,辩证施治,实证泻之,虚证补之,治疗前对病人进行经络测平检查,找出病理经络,然后使用经络导平治疗,强刺激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10天为一疗程,休息一天,不见结石排出或结石下移再继续治疗,最短6次,最长48次。 接力平衡:
4、 治疗结果:本组21例中用导平治疗4-48天内排出结石,平均14天,平均显效时间8天,结石最大1.2×0.5cm,最小0.4×0.3cm,其中病程在6个月以上者15例,有12例用导平治疗后结石排出。9例已通过中西医结合“总攻”治疗失败后,采用导平治疗有8例结石自行排出,1例膀胱结石约3×4cm治疗后分小碎块排出,21例中有20例尿中排出结石,其中1例治疗10天后未坚持治疗。接受导平治疗,排石率95%,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二、典型病例 例1:朱某,男26岁,于1991年5月12日突发右下腹部绞痛呈阵发性并向会阴部放散,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肉眼血尿,无发热,T:36.5℃、P:100次/分、BP:16/10KPa,心肺正常,腹平软,未触及肝、脾,右下腹部有轻压痛,无反跳痛与肌紧张,腹部平片见右侧输尿管下段有1.2×0.5cm大小的结石;B超示:右肾轻度积水,右侧输尿管下段结石。诊断为:“右侧输尿管下段结石、右侧肾孟积水”。用经络导平治疗仪作导平治疗,5天后腹部平片见结石下移1cm,14天后见结石从尿中排出。一周后复查B超:右侧肾孟积水消失,右侧输尿管及膀胱未见结石影,尿常规检查正常。 例2:刘某,男62岁,干部,下腹部隐痛三天,排尿有中断现象,无尿频、尿急及排尿痛,无肉眼血尿,T:36.8℃、P:62次/分、BP:17/9KPa,心肺正常,腹平软,未触及肝脾,B超:双侧肾及输尿管无异常,膀胱内有0.3×0.4cm结石。腹部平片:膀胱内有0.3×0.44m结石。尿常规检查:RBC9(++),余(-),我院泌尿外科诊断:“膀胱结石”。准备经膀胱切开取石,病人拒绝手术,接受导平治疗后,40天见尿中数块小结石排出,最大约1.0×0.8cm,最小约0.5×0.3cm,后复查腹部平片:膀胱内未见结石,尿常规:正常。 三、疗效判定标准与疗效 (一)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治愈:接受导平治疗后尿中见有结石排出及腹部平片、B超或静脉肾孟造影检查结石消失。 显 效:腹部平片或B超检查结石下移。 无 效:腹部平片或B超检查结石部位无变化。 (二)21例泌尿系结石疗效情况见下表:Ⅰ
四、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