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儿科 王志刚 马佩华 李陕区 |
《生物电子运动平衡》学说,将古老的祖国医学中的经络理论、针灸、推拿、气功治疗疾病的原理融通结合,使现代电子技术为祖国医学的研究和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鉴于其无损伤、无痛、无副作用,又对一些难治性疾病和常见病有较好疗效。为了开拓儿科疾病治疗的新途径,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病儿痛苦,减轻家长经济和思想负担,并能很快回到生产岗位为社会创造财富。于是购进一台经络导平治疗仪。现将该治疗仪用于儿科疾病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我科一九九一年元月至一九九二年四月的住院和门诊患儿。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14岁。新生儿尚未开展此项工作。 二、治疗方法 是在西医治疗的同时,采用经络导平治疗仪施以经络导平治疗。导平针灸者,每日治疗一次,每次20-30分钟,每周治病6次,休息一天,有些病儿加用导平输气,每2天或3天一次,均由患儿家长输给。对神经系统疾病须取头部穴位者,均用弱电流、慢频率治疗。输气也用慢频率。经穴以《经络导平治疗仪临床应用手册》及《经络导平临床诊疗手册》等提供的配方,结合儿科特点稍有改变。 三、临床治疗情况 近年来儿科临床发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格林-巴利综合症)的发病率有所增加,它来势急、进展快、除四肢瘫痪外,常常于数日随着隔肌、呼吸肌、心肌的麻痹而致死。至今尚无特效疗法。即使在急性期经气管切开插管,人工或呼吸肌辅助呼吸,免于死亡,但往往由于合并症而使治疗非常辣手,而且恢复期也很长。一年多里,我们共收治该病15例,早期综合应用经络导平仪治疗,配合药物治疗,取得较明显的疗效。过去死亡率高达20%(3/15例),而采用经络导平综合治疗后无一例死亡(0/15)。病程(包括肌体运动功能恢复的时间及住院天数),由原来的平均54.1天,缩短为25天。 过去儿科对脑炎、脑外伤术后,中毒性脑病等后遗症,尤其是其中的"植物状态"者,治疗相当困难,可以说束手无策,往往带着两管(气管插管和胃管)出院,以延续生命。现在在经络导平仪的治疗下,共收治五例,其中四例竟出人意料的恢复了知觉,相继拔除了胃管和气管插管,恢复了情感和语言,能独立行走和玩耍。其中2例CT报告已发生"脑萎缩"治疗效果也较理想(CT尚未复查)。 肺炎是小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新的抗菌素不断问世,临床应用也随之升级,有些患儿经抗菌素治疗,体温下降,但咳嗽和肺部罗音久久不能消失,利用经络导平治疗,一般三次咳嗽明显减轻,罗音显著减少,共治疗六次,症状基本消失。有个别病儿肺炎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现经经络导平治疗后,罗音很快消失。一患儿反复患肺炎四次,每次住院月余,去年冬季发病住院又有月余,患儿明显消耗衰弱,精神不振,多汗难眠,经各种治疗肺部罗音不得消失,综合用经络导平一周后,肺部罗音基本消失,精神好转出院,近一年来仅发作一次,病情也较已往轻,经络导平治疗一周后完全恢复,至今未再复发。所以经络导平治疗不失为治疗肺炎的一个重要方法。共治肺炎患儿34例,全部治愈出院。 此外我们还分别治疗了急性胃肠炎10例,腹痛6例,偏瘫8例,面神经瘫6例,神经性头痛8例,脑梗塞、夜尿症、近视各5例,神经官能症5例,脑性瘫3例,肾炎性肾病3例,脊髓炎、核黄疸后遗症及腓神经挫伤各2例、尿失禁和功能性头、手、足震颤各1例,再发性呕吐1例,总有效率为87.6%,总显效率为63.2%,我们认为经络导平治疗是儿科一项无损伤、无疼痛、疗效高、患儿乐于接受的良好治疗手段。 四、典型病例 例1:邹璇,女,8岁,于1990年9月5日被汽车撞伤左侧头顶部,即日送我院神经外科行开颅清创手术。患儿自被车撞至手术后50日,一直处于深昏迷状态,一切生理反射消失,四肢挛缩、屈曲,紧张性强直,握拳、足下垂,双巴氏征(+)。气管插管、两肺多量罗音及痰鸣,自主呼吸存在,大小便不能自控,营养靠胃管维持,因而消瘦,皮肤干燥。经儿内科治疗40天,肺炎虽得以控制,其他症状未能改善。自90年12月17日开始进行经络导平治疗,在经络导平针灸的基础上辅以导平输气,每周二次,治疗一周后患儿四肢紧张开始缓解,已能在叫其名时有反应、眨眼、注视父母。于治疗的第二周,已能经口进食流汁,四肢开始活动,但肌力还低,右上下肢肌力Ⅰ级,左上下肢肌力Ⅱ级,第三周患儿头颈灵活转动,左手能握物送入口内,扶托能稍坐片刻。第四周顺利拔除了气管导管,左下肢已能站立,有感情和欲望的表示,大小便也能自控,叫人。此后患儿病情日渐恢复,虽然口齿不清,但能说其父母可听懂的短句,下地活动。右侧肢体机能尚未恢复。三疗程后除右上肢腕部活动不灵,右下肢跛行,能自己扶栏杆上楼梯。之后出院进行锻炼,现仍在继续恢复。 例2:王乐,男,4岁,1991年1月9日因急性阑尾炎穿孔致弥漫性化脓性腹膜炎,在渭南接受手术治疗,因中毒性脑病,术后一直处于"植物状态"。并创口不逾合,转来西安。入院时体温高达39.8℃,意识丧失,口、眼、手不自主抽搐,压眶上无反应,目光呆滞,双瞳孔扩大,光反应存在,反应迟钝。双上肢肌力0级,痛觉消失,右下肢肌力Ⅱ级,痛觉消失,左下肢肌力Ⅱ级,痛觉存在。带有胃管,不能自己吃喝。呼吸促,无绀、两肺有中小湿鸣,轻度浊变。心率速140次/分;律齐,有力。下腹伤口7CM有3CM的伤口裂开,局部有腹膜膨出,尚有3针未拆线,左股根部手术切口已愈合。后经检查患儿合并有肺炎、膈下脓肿,肾周围脓肿等。在抗菌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经络导平治疗(同时辅以导平输气),于治疗第五日开始可以吞咽牛奶,遂拔除胃管。同时眼球运动,可听到叫声,而觅注视。此后1周,情感恢复,能哭笑,并开始叫爸爸妈妈。腹壁伤口愈合,腹膜疝好转,肺炎痊愈,膈下和肾周围脓肿有吸收、并且开始下地行走。简单语言在第三疗程初开始恢复。现已一年多,一切恢复到病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