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容显示
慢性植物状态或迁延性植物状态
  • 日期:2008/5/26 10:24:30
  • 编辑:
  • 浏览次数:216
      慢性植物状态或迁延性植物状态,是昏迷的一种特殊型。临床上很常见,有多种名称如醒状昏迷、假性昏迷(Pseudo-Coma)缺氧性脑病、去皮层状态、失外套症候群(来自德文(dasappalischeSyndrome)、闭塞症候群等。名称虽然繁多,但基本症候大致相同。虽在病理上各症候群有其特点,而在临床上却不易区别。例如迁延性植物状态是丘脑部萎缩,感觉——运动神经系统的传导束呈对称性变性,伴有脑室扩大,大脑白质广泛的明显改变;所谓的失外套症候群的病理改变则是大脑皮质与基底核间的联系中断,而脑干功能尚保存;闭塞症候群多以脑底动脉血栓症引起者占绝大多数,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颅底动脉闭塞、动脉梗塞甚至出血所引起。其主要病灶位于脑桥基底的上三分之二部、脑桥被盖部以及中脑被盖部。
虽有上述的不同名称,以病变部位亦有不同的看法,但综合其病损部位不外以下三种:①大脑皮质或白质部,呈双侧广泛性损害。②额叶,尤其是前扣带回、胼胝体部。③丘脑、丘脑下部及脑干的上行网状激活系统。
植物状态时的临床症候可以综合如下:
(1)有意识障碍,但呈特殊型。可以睁眼,眼球可以活动,但是呈无意识的、无目的的运动。对外界刺激无任何反应,不能说话,肢体无活动,故亦名缄默无动症。
(2)有正常睡眠与醒觉障碍,一天内的睡眠与醒觉的更替没有规律。
(3)缺乏情感反应,对呼唤、作各种动作的命令均无任何反应。
(4)给予刺激有时出现原始反射,例如刺激头部颈部或平时在经历短时间的潜伏期后,可以反射地出现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缓慢的扭转运动,四肢或呈屈曲状。
(5)姿势异常:四肢有时呈屈曲位,可一侧明显。手指(足趾)屈曲,有时伸直。头可向一侧扭转,或头与驱干呈轻度伸直状态。
(6)出现不自主的咀嚼运动,撅咀反射,强握反射。
(7)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有时有不明显的体温及血压变化,但咽下功能尚存在。
(8)出现眼球运动障碍,例如有眼球偏斜,瞳孔对光反应迟钝,两侧瞳孔大小不对称,或眼球上、下运动正常,但水平运动不能(称闭塞综合症)。
(9)锥体束症征:常有痉挛性四肢不完全瘫痪和假性球麻痹,腱反射与轴反射均亢进,肌张力增高,痉挛表现两侧可以不对称;几乎均伴有Babinski氏征。
(10)膀胱、直肠障碍,经常有尿失禁。
(11)出现Parkinson氏病症状:少动、流涎、反汗过多和其它锥体外系症状(如舞蹈、手足徐动等症)。
(12)不同的病因有不同的局限体征。
总上所述,其中(1)~(4)属于大脑功能衰退症状;(5)~(7)为脑干与间脑的植物神经机能障碍的症状;(8)~(11)为局灶症状。
植物状态最常见的病因,是广泛的脑血管病变或颅脑损伤,一氧化碳中毒,各种原因的脑水肿、缺氧以及各种感染、中毒等。该病预后不佳,常死于合并症。
导平治疗:

健康热线:025-84510544 84501861 | 传真:025-84606365 | 地址中国南京市江宁区双龙大道1700号,东恒国际大厦四楼
copyright (c) 2000-2014 www.daoping.com all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