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是常见病,临床上通常采用扩血管和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治疗,虽然有一定疗效,但不少患者瘫痪肢体功能恢复尚不满意。近年来,我们为提高疗效,降低病残率,在疾病康复过程中加用导平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本组310例,均经CT确诊分为两组:导平组198例,男110例,女88例:年龄36-78岁;病程1个月68例,1-3个月48例,3-6个月54例,大于6个月28例;轻型30例,神志清楚,言语清晰,患肢肌力大于3级;中型100例,神志清楚或有嗜睡,言语欠清楚,患肢肌力2-3级;重型68例,有明显的意识障碍和失语,患肢肌力0-1级。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开始理疗。同时继续使用脉通或腹蛇抗栓酶药物治疗。对照组112例,单纯应用脉通或蝮蛇抗栓酶药物静滴。其中男28例,女34例;年龄35-75岁;病程小于1个月38例,1-3个月25例,4-6个月30例,大于6个月19例:轻型17例,中型56例,重型39例。 导平处方:
 每日一次,40分钟,15次一疗程。 疗效标准: 基愈:患肢功能活动基本恢复,肌力达4-5级,言语清楚,生活自理,能参加轻工作; 显效:患肢功能活动明显改善,肌力上升2级达3级以上,可独立行走,言语清楚; 进步:患肢功能活动好转,肌力上升1级;无效:经2个疗程治疗未见好转。 导平组198例,有效率96.4%,显效率80.81%;药物组有效率88.39%,显效率52.68%(表1),两组比较其有效率和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X2=7,72,27,30,P<0.01),说明导平组疗效优于药物组。 脑梗塞两组治疗结果:
组别/疗效 |
基 愈 |
显 效 |
进 步 |
无 效 |
总显效率 |
总有效率 |
导平组 |
64 |
96 |
31 |
7 |
80.81% |
96.46% |
药物组 |
18 |
41 |
40 |
13 |
52.68% |
88.39% | 分型与疗效: 导平组轻型与重型病例显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X2=5.49,P<0.05)。药物组轻、重型病例显效率相比差异性非常显著(X2=12.67.P<0.01)说明疗效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两组重型病例显效率相比差异性非常显著,(X2=10.45.P<0.01),证明导平组在治疗重型病人时其疗效优于药物组 分型与疗效(例数):
|
导 平 组 |
药 物 组 |
疗效/分型 |
轻 型 |
中 型 |
重 型 |
轻 型 |
中 型 |
重 型 |
基 愈 |
16 |
36 |
12 |
5 |
11 |
2 |
显 效 |
10 |
55 |
31 |
9 |
21 |
11 |
进 步 |
4 |
8 |
19 |
2 |
20 |
18 |
无 效 |
0 |
1 |
6 |
1 |
3 |
9 | 病程与疗效: 导平组和药物组病程小于3个月和大于3个月的分别比较其显效率差异性非常显著(X2=8.57,27,77,P<0.01),两组病程大于6个月病例,比较其显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X2=24.10.P<0.01)(表3)。说明疗效与病程长短有关,对病程超过6个月慢性患者的康复效果导平组优于药物组。 病程与疗效(例数)
|
导 平 组 |
药 物 组 |
病程/疗效 |
基 愈 |
显 效 |
进 步 |
无 效 |
基 愈 |
显 效 |
进 步 |
无 效 |
<1月 |
30 |
30 |
5 |
3 |
10 |
21 |
5 |
5 |
1-3月 |
16 |
23 |
6 |
3 |
5 |
11 |
7 |
2 |
3-6月 |
14 |
24 |
16 |
0 |
3 |
4 |
20 |
0 |
>6月 |
4 |
19 |
4 |
1 |
0 |
5 |
8 |
6 |
二、典型病例 例1:患者赵某某,女60岁,天津市人,病案号47423,临床根据CT报告诊断为脑梗塞(重型)给予蝮蛇抗栓酶0.5μ~0.75μ/d,加入生理盐水300ml中静滴15天后,病情稳定。但右上肢肌力0级,下肢肌力1级,开始用导平治疗下肢,10次后肌力上升至3级,可以扶物进行功能锻练。然后转入上肢康复,治疗15次肌力达到3级,患者可以自行锻练。继续治疗5次肌力达到4级,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生活可以自理而出院。 例2:患者王某某,男56岁,河北省人,曾因患脑梗塞住院治疗2个月好转出院,但肩关节疼痛,上肢无力不能端碗吃饭,半年后来理疗。检查,患肢肌肉轻度萎缩,肩关节周围压痛明显,功能受限,屈曲45度、后伸25度,患肢末端肌力3级。我们诊断为偏瘫合并肩周炎,肌无力是因为肌肉萎缩弹性减弱所致,给予导平治疗5次疼痛减轻,肩关节活动度增大,治疗10次后疼痛基本缓解,患者开始自己锻练,继续治疗10次,末端肌力达到4级,肩关节屈曲80度,后伸35度,运动功能基本恢复。
三、讨论 脑梗塞中医认为是中风,因病多在阳经,而四肢为诸阳之末,故使肢体阳气的恢复必取阳经之穴。阳明经为多气血之经,阳明经气血通畅则正气强盛,肢体功能易于恢复,因此本组病例以阳明经穴为主,配以少阳经穴,以达到调和经脉、疏通气血的功效。一般认为脑血管偏瘫上肢恢复比下肢困难,康复治疗中是个难题。脑血管病偏瘫患者只要经过适当的康复活动后,下肢瘫有90%以上可以恢复。而上肢瘫的恢复率不过50%。因此,我们把治疗重点放在上肢的康复,对轻、中型患者只要下肢能自己行走,就靠自己锻练,我们则主要治疗上肢,而对重型患者则优先治疗下肢,使运动尽快恢复,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进行上肢康复治疗,这样不仅能预防和治疗肩周炎,而且大大加速上肢的康复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