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容显示
经络导平治疗梨状肌症候群临床观察
  • 日期:2008/5/26 8:05:21
  • 编辑:
  • 浏览次数:82
长航总医院针灸科     何春芳 章向明 刘景华
 
     梨状肌症候群是因梨状肌炎症刺激坐骨神经所致的臀腿痛,均有臀部梨状肌投影区明显压痛点,并坐骨神经沿线的放散痛、麻木感,中医属痹证,乃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我们采用经络导平治疗仪治疗梨状肌症候群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
    30例病人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在30至70岁,多为中老年患者。病程最短一天,最长八年余。病源有门诊病人,亦有住院病人。30例病人均经B超提示为“梨状肌炎性变”,结合临床体征而确诊为“梨状肌症候群”。
 
     二、治疗方法
    采用经络导平治疗仪,依每个病人有关经穴导电量不平衡的实际情况,使用优势平衡和接力平衡法予以施治。

其中第Ⅰ组,用于疼痛向下肢后侧放射者;第Ⅱ组,用于疼痛向下肢外侧放射者。每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频率为2.5赫兹,治疗过程中,根据病人感受变化随时调平。有些病人,我们将调平方法教之,使其能自行调整,以保证负极刺激量大于正极,及同极性各穴的平衡。
 
     三、治疗结果
    30例病人均告痊愈,总有效率100%。痊愈标准为:疼痛消失,行走自如,一般首次即见效。其中疗程最短5次,最长20次。所治病人均未见复发。部分病人复查B超提示“梨状肌炎性变消失”。
 
     四、典型病例
    柳某某,男,36岁,市仪表模具厂工人,自82年开始感左侧臀腿部疼痛,迄今已八年余。呈间歇性反复发作,并逐年加重。此次于六天前复发,觉左侧臀腿部疼痛,呈跛行状,疼痛由左臀部沿下肢后侧向下放散并麻木感。气候变化时及夜间明显。无明显外伤史,屡治无效而来我院就诊。
 
    查:一般情况可。呈弯腰跛行状。脊柱生理曲度存在,无侧弯,腰椎活动正常,直腿抬高试验左30°、右60°。左梨状肌紧张试验(+),左梨状肌投影区明显压痛,腰椎X片亦未见骨质病变,B超提示:左梨状肌慢性炎性变。
    诊断:左梨状肌症候群治疗经过:取第1组治疗方案,经导平治疗一次,当即觉轻松多了,三次后臀部痛明显缓解,且能直立行走。一周后,直腿抬高试验左50°、右60°。一疗程完,觉左臀部疼痛消失但仍有左下肢后侧的疼痛麻木感,以小腿后侧及足外侧为明显,夜间为甚。继治五次,症状缓解,行走自如,再治五次以巩固疗效,痊愈而归。到今半年未见复发。
 
     五、讨论
    1、 30例病人中,大多经针灸、紫外线、超短波甚至手术治疗,效果均不明显。其中有一病人刘某,住院行手术治疗后,疼痛仍不减,跛行,于是求治于导平,十次即告痊愈,病人真后悔做了手术。给予导平治疗的患者,每一次都能见效,1-2个疗程即告痊愈。收到了十分明显的疗效。实为治疗梨状肌症候群的一种简单方法,操作方便,效果好。
 
    2、 治疗中,要强调一个“狠”字,一方面绑扎要紧,使用加压绑扎,另一方面刺激量要“大”,病人做完后常常是全身大汗,但病人并不觉疲劳,反而顿感轻松。同时,还要告诉病人,治疗过程中,可能有反复的病情出现,一定要持之以恒,在症状全消失的情况下,一般要加做几次,以巩固疗效而图根治。
 
    3、 据有关资料报道,人体的疼痛部位经测定常显示负极性,可以认为痛点是生物电子大量聚集区。中医认为“气”是人体的基本物质和功能单位。梨状肌症候群西医认为是由于梨状肌的炎性变所致,这种炎症是无菌的。可以认为是因人体生物电子的不平衡运行所致的生物电子的大量聚集,形成了病理性经络,使经气运行不畅。气不行则血不运,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利用经络导平治疗仪的高电压,超低频率单向,矩形脉冲电流,将负极置于痛点病灶区,正极置于相应经络配穴点,从而使自病灶区到各配穴点,按指定途径、指定方向循行,在人体内形成强电流回路,促使聚集在病灶区的生物电子回归正常运行状态。使病理经络由不平衡向平衡转化,使生物电子运动平衡通畅。所谓气行则血运,通则不痛。
 
    概而言之,经络导平治疗仪能调整生物电子的不平衡运行,符合中医之行气活血化瘀,消炎退肿止痛的治病机理。
 
健康热线:025-84510544 84501861 | 传真:025-84606365 | 地址中国南京市江宁区双龙大道1700号,东恒国际大厦四楼
copyright (c) 2000-2014 www.daoping.com all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