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甘肃省消防总队兰州市消防支队卫生队军医 辛 堂 |
经络导平技术是我国首创,临床上主要用于中西医治疗无效的疑难病症和顽固性常见病。本人采用经络导平技术于一九九○年初治愈一例髋关节结核,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一、临床病例 患者胡××,男性,19岁,学生,住址:兰州市农民巷。自述两年前游泳后,于当日夜间发烧,左下肢疼痛难忍,皮肤无红肿,体温39℃。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无效。经甘肃省中医院检查血沉3毫米/小时;抗“0”1:200;类风湿因子,蛋白显微镜观察均正常;X线拍片左髋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破坏、怀疑结核病灶、两肺野清晰,腰椎未见结核病变。给予中药及抗结核药物治疗,历时三个月体温虽然逐渐下降,但左下肢疼痛未缓解。伴之跛行,夜间低烧盗汗。经兰州军区总医院及甘肃省中医院骨科的有关专家会诊为“左髋关节结核”,建议 施行手术换下不绣钢髋关节。患者及其家属拒绝手术。经抗结核、理疗、针灸等综合性治疗约二月余不愈。遂于九○年初来我队求治。经查:左下肢比健侧(缩短3公分)肌肉萎缩5公分,左髋关节处明显压痛跛行明显,扶墙行走困难;无红肿。 二、治疗经过 采用南京生产的自增遥控多功能经络导平治疗仪及测平仪分四个步骤实施治疗: (一)测平提示 上虚下实、肾经偏虚,肝胆经偏实,重度失平。 (二)辨证施治 祖国医学认为肾与骨有密切关系。《内经》中就有“肾主骨”,“肾生骨”和“肾之合骨也”的论述。根据肾经偏虚,肝胆经偏实的测平提示,以“虚则补之,实者泻之”原则,配穴施治。 (三)配穴施治 取肾俞、复溜以补肾经虚,以《灵枢、络始》论述:病在上者,下取之,补肾经之虚,用肾俞。“病在下者,高取之”。肾与膀胱相表里,以膀胱经补肾虚。取环跳泻以其实。患肢肌肉萎缩,治痿独取阳明之旨,配合委中“承山、三阴交、风市穴、以调阴阳,气血的平衡。 (四)导平处方 ![]() 三、治疗方法 每日导平一次,20次为一疗程两组穴交替使用。患者导平九次痛疼减轻,家属配合活动。一疗程后左上肢已无痛,睡眠良好。二疗程后,跛行明显好转,左下肢肌肉痿缩基本恢复,能骑自行车来回治疗。三疗程后除微有跛行,随访多次,均无异常,恢复了正常学习生活。基本痊愈。后经兰州军区总医院X光拍片检查(照片号26),武警甘肃总部医院会诊,骨质密度有显著好转,骨质破坏区已修复,骨轮廊光整,关节间隙基本正常。相比较,骨质病变基本治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