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导平药物透入及综合治疗慢性喉炎、声带息肉11例
- 日期:2008/5/26 9:11:21
- 编辑:
- 浏览次数:312
江苏扬州医学院附属苏北人民医院理疗室 周桂英 |
|
近二个月由耳鼻喉科确诊为慢性喉炎、声带息肉、声带小结11例病人转入我科,在耳鼻喉科主任医师王保珍、制剂室主管医药师陈鸿栾大力协助下,在病人自愿试用导平导针药物透入及综合治疗(包括经络导平导针、超声雾化、超短波)后再通过耳鼻喉科复查疗效观察,证明导平导针药物透入治疗效果比综合治疗效果好。具体报告如下。 临床观察 导平导针药物透入法:用10%碘化钾湿透棉垫后,以药物棉垫为主穴,循经取穴。 处方:  每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 表1 治疗组: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病 症 |
病 程 |
治后声带息肉症状变化 |
治疗次数 |
陶涛 |
男 |
30 |
左声带前中1/3息肉 |
声嘶三月余,讲话吃力 |
声带息肉变小,声嘶减轻,讲话吃力消失 |
10 |
朱高明 |
男 |
42 |
左声带息肉 |
声嘶三年,近一周剧咳失音 |
声带息肉比过去平坦失音消失,声嘶减轻明显 |
20 |
李红 |
女 |
35 |
全声带弥漫性息肉 |
声嘶半年发音困难异物感 |
声带、息肉变小时显异物感消失,声嘶减轻 |
5 |
江晓秋 |
女 |
33 |
双侧声带小结 |
声嘶一年余 |
声带小结无变化,声嘶减轻明显 |
10 |
周俊 |
女 |
30 |
慢性喉炎 |
声嘶十年,近一年加重 |
咽喉部干燥,微痛消失,声嘶减轻 |
9 |
王鸿栾 |
女 |
52 |
慢性喉炎 |
声嘶二十年,近一年加重 |
咳嗽消失,声嘶 减轻 |
7 | 表2 综合治疗: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病 症 |
病 程 |
治后声带息肉症状变化 |
治疗次数 |
蒋登保 |
男 |
41 |
左声带前中1/3息肉 |
声嘶 5月、失音 |
声带息肉无变化,失音消失,声嘶 减轻 |
24 |
朱立根 |
男 |
9 |
左声带前中1/3息肉 |
声嘶1月 |
声带息肉无变化声嘶减轻 |
7 |
缪晓红 |
女 |
39 |
慢性喉炎,声带肥厚 |
声嘶三月 |
声嘶减轻 |
12 |
何和平 |
女 |
40 |
左声带前中1/3息肉,声带肿厚 |
声嘶三年,声带水肿 |
声带息肉及症状无变化 |
12 |
吴元喜 |
女 |
39 |
慢性喉炎 |
声嘶1月 |
声嘶减轻 |
4 |
治疗组表1中陈鸿栾是我院主管药师,因慢性喉炎廿年,近半年咳嗽剧,因喉部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咽喉部病经中西药物治疗无效,主动来我科行焉流电碘离子导入二次,第三次陈药师自愿接受试用导平导针碘离子药物透入。陈药师认为导平导针碘离子透入时口腔碘味道浓度大于直流电碘离子导入味道,疗后局部轻松感明显,痰易咳出、咽候部痛消失。治疗七次,咳嗽消失、声嘶减轻。 从治疗组药物透入结果表1中及对照组表2综合治疗结果中个人体会分析如下: 慢性咽喉炎、声带息肉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因反复发作急性喉炎,未经适当治疗,演变为慢性喉炎,相当于中医的"虚火喉痹"。以及发音不当者,经常接触有害气体、烟洒过度,受凉所致。声嘶是主要病状,持续时间长、多讲话及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加重,声带息肉病因不明,可能与发音不当慢性喉炎有关。一般禁声及直流电碘离子导入后,声嘶减轻,但需一段长时间治疗后,病状才能减轻。声带息肉也可用手术切除,但有复发可能。经用经络导平导针合用超声雾化、超短声治疗咽喉部炎症效果尚可,是因为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使病变部位炎症吸收消散、声嘶减轻。导平加用药物透入后效果更优越。经用经络导平碘离子透入、声嘶减轻明显,声带息肉也可变小,疗效快。 现简叙经络导平药物离子透入原理如下: 经络导平药物透入区别于直流电导入药物的一点是:直流是借助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物理特性,使药物离子沿电阻最小的途径进入体内形成离子堆发挥作用。而参考中频交流电药物透入原理是作用于机体,对感觉神经的作用,对横纹肌的作用和对局部血液循环影响所致。而本疗法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八纲中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根据病变部位性质等、循经取穴,一般以病邪部位为主穴加入药物后,在低频高电压高能量交流电作用下,刺激神经末稍,发出冲动,实质是一种生物电的脉冲所致,加速舒缩血管改善循环、调整阴阳平衡、舒通经络,提高组织膜和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药物分子由于药物浓度梯度的扩散作用,通过皮肤的组织间隙与细胞间隙较多地进入体内,这种透入人体的药物主要是分子形成药物分子堆,药物分子堆一方面药物进入相应组织后,在局部发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此外,这种经络导平高电压高能量的刺激和药物对末稍神经感受器产生刺激。引起轴突反射及节段反射作用。因此,经络导平高电压高能量低频与药物的综合效应作用。是无针、无痛、无副作用、功率大、疗效快、用主穴药物透入治病的方法、病人易接收,比一般理疗药物透入疗法作用更佳。 |